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越是底层的人,越是最难从灾难中逃出来!

如是大牛哥 头牛大观 2022-07-15

当你不再惧怕牢笼,牢笼就会惧怕你

输入法是个好东西。当我用全拼打出“shanghai”的时候,它可以是“上海”,也可以是“商海”,还可以是“伤害”。在写上一篇关于上海的文章时,上海的朋友告诉我那边正在下雨,天很冷。我茫然的在键盘上敲下一串文字“冰冷的雨滴正落下,仿佛是城市在哭泣”。而今天的上海,可能已经欲哭无泪。这真的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春天。我不想说脏话,但是有时候眼前这一幕幕让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方式表达。无论是堪比315晚会的保供物资,还是那让人一眼看去仿佛置身于ZOO的铁笼围栏,还是大发疫难财赚快钱的饕餮,亦或者是借机为非作歹的白相鼠辈。上海未来会怎样,已经是一个哲学问题。


今天,将给朋友们讲述一部电影和电影背后的故事。1997年,电影泰坦尼克全球首映。我在很小的时候看过关于这部影片的前身——“冰海沉船”。英文名字叫A Night to Remember,改编自沃尔特·洛德的同名书籍《此夜永难忘》两部电影描述的是同一艘巨型邮轮,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。1912年4月1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,断成两截的泰坦尼克号永远沉睡在3700米大西洋底。这是它的第一次、也是最后的一次航行。下图的前两张分别为这两部影片的剧照。第三张是泰坦尼克号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。拍摄于1912年4月12日。

电影除了让人们感叹于杰克和露茜的爱情的时候,还在刻意反映出一个主题:在灾难来临的时候,人性犹如黑暗中的灯塔引领人类的方向。那么问题来了。到底谁有权决定人的生死。到底是你需要自由,还是自由需要你!一个人是否应该顺从于命运的安排!而在两部影片(或者说所有相同题材的影片)中,都反映了同样的一个细节。当泰坦尼克号已经严重漏水,船上已经开始通知旅客撤离的时候,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通道却偏偏被用铁栅栏锁住了。尽管还有大量女人、孩子和老年人被关在下面。这些人的生命成了给上层甲板的人争取逃生时间的铺路石。
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  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o3333nze1lp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  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n33333v6azn

就是这道铁栅栏。迈过去是生的机会,留下来是可以想见到结局。在一通拳打脚踢之下,三等舱的旅客们要么挤在铁栅栏后面苦苦的哀求,要么只能哭泣和祷告。不得不让人感叹,诺大的一个三等舱,竟无一人是男儿!当杰克和露茜赶到的时候,看到的是手足无措的旅客和守卫们无情的拒绝。他们只是很简单的想活下去。他们有错吗?人们的愤怒终于爆发了:必须要冲出去。我们也有生的权力!而当真的有人勇于挺身而出的时候,人们发现那道铁栅栏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坚不可摧。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老版本的电影中,只不过人们用的不是长椅而是斧头。人,是不可以被随意装进笼子里的。当你不再惧怕牢笼,牢笼就会惧怕你。
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  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m3333plp1je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  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x3334bhihfl

你以为莱昂纳多扮演的杰克为什么会走入无数少女的梦境?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帅?仅仅是因为他愿意为了爱情献出生命?错,我认为至少还有一个关键的理由,血性!身为男儿的血性!在面对不公和威胁的时候的血性。杰克用行动证明,一个没有血性的男人不值得去爱。就像战火中的乌克兰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天下人,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不值得拯救!杰克用自己的勇气证明,没有谁有权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。还在等待超级英雄吗?你的英雄其实就是你自己。


很多人都听说过卢梭的一句名言:“人生而自由,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”。而这句话完整的版本应该是:“人是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,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。”卢梭这句话一方面说出了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;另一方面又指出现实中的人往往会生活在不自由的状态中,不能主宰自己。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:天然的、社会的和道德的自由。他认为,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服从经自己同意的法律,在道德生活中听从良心的呼唤,才会成为一名配享自由世界的公民。然而,三百多年过去,这世上的大多数人依然没有产生为自己做主的欲求和意识,不愿意做行动的少数派。


在泰坦尼克沉没后,英国贸易委员曾经公布过一个关于遇难死亡人数的报告。这份数据显示,在船上所有旅客中,女士共有402人,幸存296人,幸存率73.6%。共有儿童109人,幸存56人,幸存率51.4%。而男士共有805人,幸存146人,幸存率仅18.1%。船员的幸存率则只有乘客幸存率的60%。尽管我们毫不客气的说,阶层影响了船上人的生存机会。但依然要向在生命最后关头把机会让给别人的男士和船员们致敬。这无关于他们的身份,只因为他们在道义面前的那份坚守。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并没有将乘客撤离时“女士和儿童优先”的原则写入法律规定。这个决定是在船员口头传达,且人们自愿配合的情况下做出的。

在灾难袭来的时候,活在“三等舱”中的旅客总是最先直面死神。根据记载,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时候,头等舱甚至部分二等舱的乘客只是感到船身稍微晃动了一下,听到了一点金属刮擦的声音。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稍微大一点的波浪造成的颠簸。想多一点的人会觉得这可能是螺旋桨撞到了什么东西。但是在底层船舱的乘客感受到的碰撞就强烈得多。不仅透过舷窗看到有巨大的冰块掉落到甲板上,还很快就看到冰冷的海水顺着门缝涌入舱室。当一等舱的人还在尽情享受的时候,最底层的人已经感觉到死亡的恐惧。当三等舱的人们挤在铁栅栏后面哭泣求生的时候,上层甲板的人正在好整以暇的讨论救生衣是否舒服。


最后的数据表明,一等舱的乘客幸存率是62.2%;二等舱是41.4 %;而三等舱的这个数字就剩下了25.2%。并且,头等舱的女性幸存率高达97%。而三等舱的女性幸存率只有是46%。要知道的是,头等舱的女性旅客是144名,而三等舱是165名。这两个数字差距其实并不大。那么,真正造成大量底舱人罹难的,仅仅是那一道道被锁住的铁栅栏吗?还是头等舱的旅客能得到福星庇护?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是,泰坦尼克号上的“结构的力量”。C·赖特·米尔斯在《社会学的想象力》一书中认为:社会学家有责任向一般读者阐明,他们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,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;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改变,他们的私人境况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。


而在泰坦尼克号上,由于与舱位(反映了购买力与财富,是乘客所处社会阶层的指标)、性别、年龄相关的制度安排影响了不同乘客的生存机会。举例来说:因为泰坦尼克号具有多层甲板,且数量本就不足的救生艇甲板又被放置在最高层。三等舱乘客的船舱和活动空间,却集中在船只的中下部。三等舱乘客想要登上救生甲板,必须穿过多层甲板并且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。此外,根据当时的美国移民法规定,为了防止偷渡和传染病,三等舱乘客要全程与头等舱和二等舱隔离。而在关键时刻,这些无法及时打开的隔离舱门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求生时间。又因为船上的大量标识和船员的指令都是使用英语。这就造成了不懂英语的欧洲移民逃生困难。只能盲目的跟着人群跑来跑去。最后的统计显示,三等舱中幸存率最高的是讲英语的爱尔兰移民。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非制度性因素,例如狭窄且数量不足的船上逃生通道,故意阻挠人群的船员,刚愎自用的船长,开小差的瞭望哨等。平时固然可以相安无事。一旦发生险情便会彻底露馅。


从社会学的角度讲,整个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隐喻。存在着系统性的“制度安排”。不仅有法律法规,还包括各种不成文的行为规范、习惯性因素甚至是歧视链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。下层甲板通往上层的通道往往上了锁或者有人把守。类似于把三等舱的人用铁栅栏锁起来这种损招儿,放在当年却是合理的不能再合理的“制度安排”。事实上,直到今天有些情况仍未改变:尽管豪华邮轮具有了更先进的自救能力和更多数量的救生船。但头等舱依然距离逃生口和救生船最近。

如今,距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已经过去了110年。但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依然在警醒世人:真正能让更多人得救的,应该是加强船只的早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,配备更多的救生艇和生活物资,开辟更多的逃生通道,增加包括语言服务等更多系统性服务功能等等,而不是要求三等舱的乘客不断提高忍耐力。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生来就能拿到一副好牌,更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会抓到什么牌。其实我们都在一条船上。所以,共情别人的痛苦就是对自己的救赎。康德说过: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,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形成尊重人本身的文化,那么它距离真正的文明就还很遥远。

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。以后不会连上网都需要上网证了吧。我有点不太敢想下去了。用我杯中酒,与君敬过往……


资料来源:

《社会学的想象力》 C·赖特·米尔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

《结构的力量——“泰坦尼克号”上的生与死》晋军 《读书》2016年8期


请点击下方名片,关注我的公众号


本文系作者原创,如需转载,请联系后台

图片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删除


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

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:wgct-002


最近三篇原创文章

# 当自由不期而至 | 从出埃及到俄乌之战2

# 走出奴役,从出埃及到俄乌之战

# 这段路,我们曾一起走过


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

1

俄乌之战的反思:一个人的改变,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

2

徐州事件的一小步,将是社会的一大步!

3

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?你这是在玩火!

4

塔利班永远也不可能成立阿富汗的合法政府

5

神秘的凯勒奇计划,阴谋论还是大预言?!

6

打M国捐5个月工资?这样的教师应该除名!

7

病重的英国首相约翰逊,让我们看到了什么

8

两千年前,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

9

中国历史转折,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

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

欢迎点赞、在看和转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